耳石脫落症,眩暈發作時怎麼辦?

耳鼻喉科醫師教你怎麼做

作者: 徐瑋婷 醫師

耳石脫落又稱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這是一種良性可恢復的症狀,也是耳鼻喉科的眩暈門診中最常見的一種周邊性眩暈。如果低頭撿東西、仰頭戴隱形眼鏡、睡覺轉個身或早上一起床,當頭的位置突然改變時,會產生一陣天旋地轉的暈眩,大概是數十秒鐘,一般不會超過五分鐘,可能伴隨噁心嘔吐,這極有可能就是大家常說的「耳石脫落症」。

耳石是什麼?

人體的內耳裡的前庭系統和平衡有關,左右耳的前庭系統內包含兩個部分:耳石器官和半規管。

耳石器官(由橢圓囊與球狀囊組成),裡面有碳酸鈣組成的微小結晶物(俗稱耳石),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得到。

耳石器官協助人體感知頭部方向和平衡,平日是緊密包覆在耳石器官中。一旦脫落到半規管,便會造成淋巴液的流動;當一側有另一側沒有,便會產生不平衡的狀況而導致暈眩的症狀。

耳石脫落會有什麼症狀:

  • 突然發作的暈眩,天旋地轉的感覺,通常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內會逐漸緩解。
  • 和頭部轉動及姿勢變換有關,例如低頭仰頭會誘發暈眩症狀,頭往右轉或右側躺時會暈就是右耳的耳石脫落,反之,頭往左側會暈則是左耳的耳石脫落。
  • 眩暈可能在一段時間內反覆發作,通常是由特定的姿勢或頭部方位變換時發生。
  • 可能伴隨噁心反胃甚至嘔吐症狀,但通常不會有耳鳴或是聽力變化。

導致耳石脫落原因:

大多數原因不明,次發性的耳石脫落可能發生在頭部曾受外傷者或前庭神經炎後的併發症,這些併發症通常發生在頭外傷的數天之後,但也可以出現在數個月甚至數年之後,因為一次前庭神經炎而被誘發出來。

耳石脫落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其中50到70歲的年齡層人數統計上占較多的比例,女性發生率約是男性的兩倍,但若是次發於頭部外傷者或前庭神經炎後的耳石脫落,男性及女性的比例則是相當的。需注意的是老年人因為表現的症狀有可能較不典型且伴隨一些慢性病的共症和脊椎關節的退化造成診斷和評估上容易被忽略,評估上需更謹慎注意並且更需要給予適當治療。

耳石脫落該如何診斷及治療:

由耳鼻喉科專科醫師問診評估病史,初步評估是否為耳石脫落,進一步做頭位變換眼振檢查(英語:Dix–Hallpike test)可誘發眩暈及眼震確診,也可判別是左耳或右耳甚至有可能是雙側的耳石脫落以及脫落在哪個三半規管中。最常見的耳石脫落是掉落在後半規管,其次是水平半規管,一旦確認為耳石脫落,需由有經驗的醫師根據脫落的方向進行耳石復位術。這是一種物理性的治療,可藉由身體與頭部轉動,讓耳石回到原來的地方,例如:最常見的後半規管耳石脫落,適用Epley復位術讓耳石歸位。需注意的是治療的過程中是藉由誘發眩暈確認耳石脫的位置並隨之復位,因此過程中眩暈的症狀可能會暫時變嚴重,治療後需稍作休息再返家,症狀也會隨之明顯改善。成功復健後,治癒率達八成以上,但仍需避免復發。藥物無法協助耳石復位但可以輔助改善不適的症狀。

耳石復位後該如何保健:

  • 剛復位後的一週,需保持頭部的直立,避免低頭仰頭 (仰頭曬衣服洗頭、低頭綁鞋帶穿鞋等),避免耳石再度脫落至半規管。待耳石歸位後,症狀穩定且經由醫師評估確認後,方可恢復正常頭部活動。
  • 睡覺時朝健康側的方向側睡(即往不感覺暈眩的方向側睡),例如:左側耳石脫落,需靠右側躺及右側睡;反之右側耳石脫落,需靠左側躺及左側睡。
  • 耳石脫落常發生在嚴重的頭部外傷撞擊之後,然而輕微的頭部碰撞,例如:撞到門楣、櫃子的層架或是被球擊到都有可能讓復位的耳石再度脫落,平日需注意盡量避免頭部受傷,若因受傷而導致脫落,需盡速回診評估。
  • 飲食衛教上,如果有合併前庭神經炎可補充維生素B群及低鈉飲食。
  • 近期有文獻指出高纖飲食攝取不足,高碳水化合物及過度脂肪酸攝取和耳石脫落產生的眩暈有正相關,因此建議高纖飲食避免高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攝取有助於改善血脂異常造成內耳的傷害並有助緩解耳石脫落的症狀。
  • 也有研究指出在本身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低於正常標準的耳石脫落患者,在適度的補充維生素D和鈣後,有助於改善耳石脫落的復發率,但建議需由醫師評估檢查後判斷是否建議需額外補充。可以用天然的方式,例如多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和攝取富含鈣質的天然食物,對於耳石脫落的患者可達到預防及降低復發效果。
  • 耳石脫落的復健運動,根據耳石脫落的部位可能有所不同,需經醫師謹慎評估後指導衛教。

覺得有幫助請按讚與更多人分享

發表留言